预防接种是每一位孩子的“健康保护伞”,也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也是计划免疫宣传日。关于疫苗,你了解多少呢?
宝宝出生后,所在医院是预防接种的第一站,医院会向宝爸宝妈们发放一本绿色的儿童预防接种证,证上记录了宝宝在医院接种的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接种信息。其中,乙肝疫苗是宝宝出生后无接种禁忌症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接种。后续疫苗接种需要宝宝出院后宝爸宝妈们携带预防接种证去所属的社区卫生院登记接种。
一、常见的疫苗分为哪两类?
我国儿童接种的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展开剩余75%1.免疫规划疫苗
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孩子年龄达到相应剂次疫苗的接种年龄时,应尽早接种。
2.非免疫规划疫苗
需要家庭自付费用的疫苗。接种与否取决于家庭经济条件和家长对预防疾病风险的认知,推荐但不能强制,并不代表儿童不需要接种。
常言道:“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因此,建议经济条件许可的家庭,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无论免费和自费,多接种一种疫苗就多一层保护。
二、宝宝可以同时接种多剂疫苗吗?
根据我国最新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23年)》:“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
由于宝宝出生后接种的疫苗较多,多种疫苗同时接种,不仅可以减少宝宝前往医院或诊所的次数,节省时间和金钱,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宝宝和家长与门诊的其他人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接种疫苗多久后产生免疫力?
理论上接种疫苗后约1-2周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具体情况要根据疫苗本身的特性和人体自身情况而定。疫苗只对特异性疾病预防,不包括所有的型别。此外,预防接种虽可以保护绝大数人避免发病,但所有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100%。
四、如何区分接种后的常见反应和不良反应?
1、常见反应:
(1)接种部位出现疼痛和轻微肿胀,一般2-3天可以恢复;
(2)一过性轻度发热反应,多数持续1-2天,可以自行缓解,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尽量多喝水,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适当服用退热药;
(3)散发型皮疹,出疹时间1-2天,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4)食欲下降和轻微腹泻,一般2-3天内恢复,注意及时补充电解质水。
2、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一般较为罕见,如有发生需要专业医生详细评估,例如持续重度高热,全身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降低孩子患传染病的风险,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下一剂疫苗的接种时间,定期核对预防接种证,看疫苗是否存在漏种,确保孩子按时完成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非免疫规划疫苗。让我们用科学的疫苗接种保护孩子的健康,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发布于:北京市